- · 建筑学报版面费是多少[04/29]
- · 《建筑学报》投稿方式[04/29]
- · 《建筑学报》数据库收录[04/29]
- · 《建筑学报》期刊栏目设[04/29]
上党郡治宫殿建筑在今长治二中校址上(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三、汉文化的传入 汉朝政治统一,社会开放,为各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 秦汉实行郡县制,皇帝任命郡守,他们中有的立下战功,有的曾在皇
三、汉文化的传入
汉朝政治统一,社会开放,为各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
秦汉实行郡县制,皇帝任命郡守,他们中有的立下战功,有的曾在皇帝身边为官,对都城宫殿的建筑比较了解,到各地做郡守,把咸阳、长安先进的建筑技术和制陶工艺带到地方,使郡署内的工匠很快掌握制瓦工艺。另外,从秦开始,每年在全国征调几十万人建造宫殿,完工后工匠们也将建筑技术和制陶工艺带回故乡,有的工匠在郡署周围开办手工作坊,烧制砖瓦,供郡署建筑使用。
四、郡治地形的调査
长治二中校址地处上党门西北侧。在2000多年前,这一带地形最高,南面是一条河,西面有十几米深的天然沟,北面也是一条河,东面悬崖下为沼泽地带,是天然屏障,郡治建在高处容易排水,另外河水还可以饮用,河边水草是牲畜的主要饲料。从军事上讲,这个地方容易防官,据原长治二中一些老领导、老教师回亿,学校操场南,原有一座汉代点将台(郡治的城堡),20世纪60年代学校走“五七”道路,在该地修了砖瓦窑,点将台从此消失。箭头,前几年学校修建后勤办公楼,一位医生住房与后勤楼一墙之隔挖地基时,发现了二枚箭头,2004年8月笔者对这位医生进行了专访,他确认在后勤楼建筑时的土堆上捡过二枚箭头,可惜未能保存下来。郡治以北约1000米也是高地,当地人称其为“分水岭”。20世纪50-70年代山西省文管会在该地出土了东周一汉代1000多件文物,这些文物多为地方官员的随葬品。郡治与分水岭,一南一北隔河相望,同为高地,这里可能是官员处理政事的地方和寓所,分水岭则是其基地。
五、结论
通过对汉代建筑材料的介绍、文化传入分析、地形考察,特别是云纹和长乐未央圆瓦当的描述,笔者认为汉代的上党郡治不可能在长子城西南(地方志一处记载秦汉上党郡治在长子,《水经?浊漳水注》“秦上党治长子城”),有可能在壶关城今长治二中校址上(秦汉时长治称壶关),奪关城不是秦汉置壶关县治,而是郡治(至今未发现汉代县治使用云纹和长乐未央瓦当建筑材料的记载)。
文章来源:《建筑学报》 网址: http://www.jianzhuxuebaogw.cn/zonghexinwen/2022/0310/600.html
上一篇:大同御河兴云桥的历史及建筑形制
下一篇:大同华严寺薄伽教藏殿的壁藏建筑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