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上党郡治宫殿建筑在今长治二中校址上

来源:建筑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3-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上党郡治宫殿建筑在今长治二中校址上 《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6期 郭新虎(长治二中) 摘要: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上党郡为36郡之一,公元前205年又设置上党郡,2004年

上党郡治宫殿建筑在今长治二中校址上

《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06期 郭新虎(长治二中)

摘要: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上党郡为36郡之一,公元前205年又设置上党郡,2004年长治二中校址发现汉代建筑遣址,可能是汉上党郡治。

一、汉代陶建筑材料

上党,位于太行山之巅,地形最高,与天为党,故称上党。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将全国划分为36,上党郡是其36郡之一。汉承秦治,郡治在今长治二中校址上。

当代研究秦汉文化专家,在认定古代城市时,首要条件是依据该地发现或捜集的砖、筒瓦、板瓦、建筑工具等,秦咸阳城、汉长安城、昆阳城、李固城、西汉京师仓、陕西茂陵城等都发现了上述陶建筑材料或工具。

2004年,长治二中动工修建体育馆,挖出面积约1200多平方米的土坑,这里是一处汉代宫殿建筑遗址,从唐代起历代地方官员修建潞安府学(2004年笔者发现康熙42年6月27日府学碑),宫殿遗址早已破坏。施工队将土坑挖岀的大部分土运往城外,剩下一小部分存入院内和操场,作为将来回填土。笔者就是在这些回填土中发现了汉代宫殿的陶建筑材料的。现介绍如下:

陶砖砖,建筑材料,用于砌墙,砖长30厘米,宽14厘米,厚3厘米,一面饰细绳纹,一头宽,另一头较窄,为制砖时模型变形的缘故(图1)。

板瓦板瓦承接水流,以泄雨水,横断面为弧形,这次现了几百块板瓦。板瓦残长23厘米,宽20厘米,厚2厘米,面饰绳纹(图2)。

筒瓦筒瓦覆于屋脊和瓦为上,压于左右相邻仰置的板瓦上,防止雨水漏入房内。筒瓦长36厘米,宽13厘米,高7厘米,内壁为布纹,外饰绳纹(图3)。另一个筒瓦,残长23厘米,表面饰绳纹,中间一圆孔,铁钉穿孔将筒瓦固定在房顶的木头上,以防板瓦、筒瓦滑坡(图4),这种方法表现出上党工匠的智慧和才能。

云纹瓦当瓦当是古代建筑材料之一,起着保护椽头和房檐的作用。云纹瓦当,陶质,圆形,直径14.5厘米,厚2厘米,中心饰半球状并坐落在四角形上,周围饰变体云纹,构图清新,布局严谨,美观大方(图5)、(图6),这块瓦当与汉长安城遗址六村堡出土的云纹瓦当直径、纹饰相同(图7,汉长安城遗址六村堡出土,直径14.5厘米)。

长乐未央瓦当(残),直径15厘米,瓦当留“未”和半个“长”字(图8)。另一块,瓦当留“乐央”二字,瓦面至今留下朱色彩绘的遗迹(图9)。长乐未央瓦当多在秦都咸阳、甘泉宫、长阳宫、西汉京师仓、秦汉陵寝、汉长安城出土(图10),傅嘉仪《中国瓦当艺术》中指出,从王莽到东汉光武帝和明帝时期,"瓦当的代表作品中有长乐未央……"

长乐未央,吉语,尽情地欢唱。汉代统治阶级用长乐和未央命名宫殿的名称。长乐宫,该宫是秦代兴乐宫基础上修建而成的,初为汉高祖刘邦的居所,所为太后常居。未央宫,地处长安城的西南部,?为服务于皇室的人员居住的场所。汉代的能工巧匠将长乐未央用在建筑材料之上,并对瓦当进行美化。长治二中校址上发现的长乐未央四个字安排在四个框内,字体隶书,笔画粗壮,字迹苍劲,为汉上覚郡宫殿建筑所用过的材料。

云纹半瓦当直径11厘米,高6厘米,中间饰草叶纹,为汉代常见的瓦当(图11)

二、建筑工具石夯

夯,是建筑的工具。秦汉宫殿用土做墙,要做土墙就要在墙基堆土,土是松而软,不能成为墙体,做时将土加水闷湿,在墙的两侧使用木板作为挡土的夹板,这时再用夯打土,把土打坚牢,这叫夯土。

长治二中校址上发现的石夯,为汉代郡治宫殿建筑工具,夯体下端为圆锥体,直径、高均为12厘米,上部有直洞,深3厘米,与西汉陕西茂陵出土的石夯形状相似(图12)、(图13茂陵出土)。

文章来源:《建筑学报》 网址: http://www.jianzhuxuebaogw.cn/zonghexinwen/2022/0310/600.html



上一篇:大同御河兴云桥的历史及建筑形制
下一篇:大同华严寺薄伽教藏殿的壁藏建筑艺术

建筑学报投稿 | 建筑学报编辑部| 建筑学报版面费 | 建筑学报论文发表 | 建筑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建筑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