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西安西郊汉代建筑遗址发掘报吿(3)

来源:建筑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11-3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厅堂 分四间,二明二暗,各有门相通。中部两明间,间距3.4米,两边暗间各宽2.75米。东西两头各有小屋一间,宽3.65米。中间为1.6米宽的夯土墙与两

(2) 厅堂

分四间,二明二暗,各有门相通。中部两明间,间距3.4米,两边暗间各宽2.75米。东西两头各有小屋一间,宽3.65米。中间为1.6米宽的夯土墙与两暗间相隔,墙与夯土台相邻处有1。厘来宽的小槽一道,内有烧毁的木烬,是为维护土台坚固或隔潮设置的木板。

(3) 地基结构

它与北堂略有不同。所不同的只是泥地面下部土坯各层中没有铺木炭和草荐,在第六层土坯下垫有一层木炭,厚1—2厘米,木炭下垫细沙,厚25—35厘米,其下是夯土。

3.西堂建筑(图版叁,2)

(1)抱厦

八间,间距3.1米。方碑铺地。在南头内侧置空心砖一块(残),东西顺放。抱厦与厅堂之间也有土坯墙一堵。墙内砌柱,柱础有长方形和正方形两种,全系靑石作成。有三道门通入厅堂。门宽1.3米。凡有门处都有烧毁的木烬痕迹。门槛有一道小槽,宽为15厘米。

(2) 厅堂

堂内列柱一行,分为五间。柱础圆形,直径40厘米。红色湿地面高于抱厦砖面15厘米。正中三间,间距5来。南北两头小屋各宽3.3米。北头小屋有墙一堵与正中三间相隔,有门一道通入。厅堂再向内有六间小暗室,由三道门入。门宽0.9—1来。南头两间有墙一堵与北四间相隔,可能是楼梯分位,由这里上楼正是从西南入的分位。暗室后面也是三层土坯夹墙,与夯土台相邻。厅堂南北两头的小屋,各通过廊屋。廊屋宽1来,与南北两堂西头小屋相连接。

(3) 地基结构

西堂地基较南北两堂结构简单。在红色泥面下,系用八层土坯垒砌成,共厚0.8—0.85米。第六层土坯下铺荐一层。砖地面下有六层土坯,厚0.6—0.68厘米,在第四层土坯下铺藤一层,与泥地面第六层土坯下铺芯成平行。土坯下为夯土,厚米(图三,A剖面)。其他,如墙与墙皮的结构,与北堂相同。

4.东堂建筑

东堂被应代河渠所打破。河渠宽15.2,深4.7米。渠内出壁钱两个。厅堂和南北两堂东部建筑都被破坏,仅存抱厦2米多宽。从淸理出残存砖面及檐柱础观察,东堂抱厦八间的建筑形式全部与西堂同。

(二)围墙、四门、配房

1.围墙

大围墙位于中心建筑外围。四边等长,每边长235米。围墙四边距中心建筑各96米。墙为夯土作成,残高15—30厘米,上宽1,基宽1.8,基深1.2米。墙内砌柱,柱础作方形。墙脚内外各有40厘米宽的防水坡(图版玖,5),亦夯土作成。坡下用砖砌出滴水沟,距墙0.5,沟宽0.2米。从残存现象观察,围墙顶部似有板瓦覆盖。

2.四门

在每边围墙的正中部各有一门。每门距中心建筑81.5米。除北门在工程施工中遭到破坏外,东、南、西三座大门都作了发掘(图四;图版肆,1、2)。东西两门保存较好。门洞地面低于中心建筑物的抱厦砖面1.5米。南门被破坏较大,只淸理出门洞及部分夯土台和石子路(图版伍,2)。

这三门的大小结构,形式都相同,因而推想北门的建筑结构也应一样。建筑情况是每座大门中央有一门洞,长12.5,宽4.5米(图版伍,1)。在门洞中央安门板的地方有木质门槛,已烧毁,槽内有木炭灰;槽宽40,深32厘米,长与门洞宽等。两端有门框柱,把门洞分成内外两部分。四角和中部两边共有柱础六个,础形为上圆下方。门洞两旁各有夯土台(参阅图版伍,1),夯土台残高22厘来,中间有夯土墙一堵,与门槛成直行,墙宽1米,把夯土台分成内外两部分,外台面积为7.65 X 5.45,内台为7.65 X 5.5来。四边有墙。靠围墙的两边是夯土墙,宽。.9米。余两边为土坯瞩,宽0.2米。土坯与土台之间有一道小槽,宽8厘米,内有木灰,为原有木板设置。土台四边有柱。柱砌墙内,柱础有?长方形与正方形两种:长方形柱础长35,宽30厘米;正方形柱础每边长35厘米。每个土台内外各分三间,间距2.7米。四边下面为方砖铺地,门洞两边铺砖,宽1.2米,外门洞外边也铺碑,宽1.6米。内门洞与土台下面铺碑两行,中间有一条龟背形的石子路,宽80,高于砖面3厘米,石子路的两边砌有竖砖一行,用以护住石子。石子路分四段,与门洞对称的两段成曲尺形,向斜坡路方向拐去。在四段石子路之间,间铺有三段砖铺地,靠边的一排砖面有回纹,纹饰面向下铺(图版拾,Do正中一段铺砖面与门洞对直,宽2.5米,两边两节宽2.1米而与斜坡路相对。坡路上铺有小凸方格纹砖(图版拾,2),砖为正方形,每边长34,厚4.5厘米。路两边砌有贤砖作沿。距两斜坡路的两头3.2米远,各有空心砖台阶一块,已残成碎片。从复原的空心砖看,其长为1.44,宽0.81,厚0.24米。斜坡表面铺细沙一层,厚3—3.5厘米,原为铺砖时所垫。坡面宽4.8米,坡度为17度(图版伍,3)。

文章来源:《建筑学报》 网址: http://www.jianzhuxuebaogw.cn/zonghexinwen/2021/1130/582.html



上一篇:《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2022征稿已开
下一篇:建筑中级工程师评审,如何才能申报下来?

建筑学报投稿 | 建筑学报编辑部| 建筑学报版面费 | 建筑学报论文发表 | 建筑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建筑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