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他设计的建筑曾印在加纳塞地的钞票上(2)

来源:建筑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8-0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985年,在上海出差的程泰宁在报纸上看到,中方援建的加纳国家大剧院正在全国竞标。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建筑和中国建筑师,一直是


1985年,在上海出差的程泰宁在报纸上看到,中方援建的加纳国家大剧院正在全国竞标。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建筑和中国建筑师,一直是程泰宁的梦想。他毫不犹豫地给北京发了电报报名。

由于时间关系,程泰宁没有时间根据以往的经验完成一个满意的设计方案。没想到,我的提案中标了。

很快,程泰宁接到通知,由于场地变化,需要重新制定计划。相反,他变得更有活力,并决定提出一个让他满意的计划。他要求同事带回大量有关非洲文化的照片和资料,例如舞蹈、雕塑和壁画。加纳人民热情开朗的性格,奔放奔放的非洲舞蹈,神秘的壁画、雕塑等传统土司文化,让程泰宁捕捉到了宝贵的设计灵感,全新的国家大剧院建筑形象生动地展现在了程泰宁身上。纸。

后来这个项目和他在非洲的其他作品马里共和国议会大厦共同入选了国际建筑协会主编的《20世纪世界建筑选集》。

1980年代,程泰宁意识到只有从文化的角度深入思考,才能真正找到中国建筑发展中的问题。 “探天寻人,穿梭古今,推创新作”成为程泰宁努力的方向。他通过对比传统建筑中那些具体的形式元素来表达中国文化。他认为,这种肤浅、低级的设计会影响建筑创新。

1982年,杭州第一家合资酒店黄龙饭店落成。业主最初选择了来自美国和香港的知名建筑师进行设计。为了赢得这个项目,程泰宁决定免费提供设计方案。历时一年,改了三稿——最终,程泰宁的提案以全票通过!黄龙饭店1991年获得国家建筑优秀设计奖,2004年入选“中国建筑百年经典”。

程泰宁不仅设计有形的造型,更注重艺术的表现观念和氛围。有顾客感叹:走进华灯初大堂,透过若隐若现的院落和水面,看到灯火通明的餐厅,仿佛在欣赏韩熙载《夜宴》的立体现代版滚动。当人们透过塔楼之间的空间看到细雨中的宝石和山脉时,感染人们心情的是传统水墨画的魅力。

谈及黄龙饭店的设计理念时,程泰宁说:“‘悠然遇南山’是我的基本设计理念。悠闲,首先是一种心态,非常从容,安静。做建筑的时候,不是完全与环境隔绝,是互动的。希望这个房子(黄龙酒店)建成后,客人住在这里,看看周围的风景,有一个休闲' 心态。”


像许多他这一代,程泰宁的身世也颇为坎坷。但在人生的低谷中,他始终相信,只要不放弃,一定能有所作为。今天,程泰宁有了“跨界”的勇气。他集建筑师、学者、科学家和企业家于一体。活跃于设计、教学、科研、建筑理论构建、建筑理念和文化传播等领域。他是中国建筑师。创新之路。毕生致力于探索中国现代建筑发展的程泰宁,始终履行着一个中国建筑师应有的责任。

“我毕生所做的工作,就是用我自己的思想、想法和作品让世界了解中国和中国建筑师。”这是程泰宁毕生的追求。

正文:中国科协征集项目办公室/创新战略研究院

参考资料:

[1]《建筑环境-程泰宁》传》,刘杰、陈静、王令浩等,老科学家学术成长数据采集项目。

[2] 付欣欣.程泰宁:“建筑”源于自然,得巧手[N].文汇宝,2019.1。

[3]李华。程泰宁的建筑思想与实践与意境的建筑化[J].建筑学报,2019(10):1-5.16(7)。

[4]本文图片来自学术界老科学家成长数据采集项目

文章来源:《建筑学报》 网址: http://www.jianzhuxuebaogw.cn/zonghexinwen/2021/0804/486.html



上一篇:专家汇集,探讨光伏+绿色能源建筑新发展
下一篇:专家汇集,探讨光伏+绿色能源建筑新发展

建筑学报投稿 | 建筑学报编辑部| 建筑学报版面费 | 建筑学报论文发表 | 建筑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建筑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